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基于大数据的综合交通运输检测、分析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研究领域为交通网络复杂性、轨道交通流特性。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10余项科研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SCI检索论文40余篇。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受邀担任了多个著名国际国内期刊的审稿专家。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研究骨干参加了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主持及参加的项目为依托,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探讨了交通系统中车流的复杂动态特性,并在交通瓶颈对道路交通特性(拥堵的演化规律、通行能力、车流的运行特性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其中研究匝道、混合车辆交通、收费站、道路缩减、自行车流、三相交通流等问题的成果先后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E”、“Journal of Physics A” 、“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B”、“Physica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Chinese Physics Letters”等知名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已有2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理论与关键技术、电动汽车运行优化控制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研究课题等20余项,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2项。英国IET会员。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交通运输类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铁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交通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组织理论与技术、运输与物流理论与技术、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与技术。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研究课题等30余项,撰写学术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3项。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要从事城市交通环境工程、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等方面研究。主持863计划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撰写学术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撰写专著1部,出版教材1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等称号。现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交通项目部咨询专家、南宁市人民政府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顾问等。